江蘇洪澤灌區丨千年“活態水工遺產”汩汩潤良田
目前,我國已有34家灌溉工程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,這些遺產工程少則上百年歷史,多的有上千年的歷史,這些古老的灌溉工程是如何體現古人智慧的?歷經多年,它們又是如何發揮著作用?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。
江蘇洪澤古灌區本月初入選2023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。近年來這里每年的糧食產量穩定在10億斤左右。
洪澤古灌區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99年。明代大修洪澤湖大堤,攔蓄淮河水形成洪澤湖,成為灌區的水源至今。
灌區擋水工程洪澤湖大堤是在用的古代最長堤壩,全長67.25公里。大堤的石工墻由墻身、磚柜三合土和樁基組成。由于土、石兩種材料密度不通壓縮變形差異較大,是施工中的難點。而古人用河磚砌筑成磚柜,剛度介于土、石之間,緊貼在墻身后,來緩和土石之間材料差異大的矛盾,形成現代土木科學中典型的“彈模過渡帶”,在當時具有開創性和領先性。此外,在大堤的建造和改進過程中,還應用了直立條式石工墻與坦坡防浪、閘壩泄洪、三合土防沖等技術,這些技術都是古代水利方面的重大發明與創造。
江蘇洪澤古灌區丨新技術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
江蘇洪澤古灌區,歷經千年滄桑,見證了我國一代代水利人的勤勞與智慧。近年來,當地水利部門對洪澤古灌區進行修復,灌區信息化、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。
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水利局副局長 徐劍:開展了現代化的節水改造,先后投入資金約4.5億元,新建了100多公里的襯砌渠道,配套各類建筑物有800余座。目前已經形成了灌得上、排得出、降得下、擋得住、能控制的這樣一個工程體系。
在洪澤區三河鎮,1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中,有的田塊小麥剛播種結束,有的田塊已經綠油油的一片,長勢喜人。
2019年起,洪澤區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實行小灌區改造,建設地下管道,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節本增效。如今,洪澤區三河鎮的田地已經路相連、渠相通、溝配套。田地上裝有測溫儀等設備,田間光照、濕度、降水量等信息實現了“空中傳遞”,農情監測員對作物實時監測并制定田管標準,第一時間播發給農戶們,讓農戶管得準、不誤時。
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農村工作局副局長 張平:這一處是我們三河鎮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建設的一個監測點,主要為我們這一片農田提供一些墑情、苗情、蟲情、水情這方面的數據服務。我們把這些數據收集,然后進行分析,為農戶提供一些技術服務,農戶根據我們提供的數據對田間進行管理,為我們的高產穩產打下基礎。
來源:2023年11月28日,中央電視臺《朝聞天下》